二一六期選載
作者
【編輯室報告】
不凡的日常生活
許悔之
【特別推薦
從O娘到K娘
虹影
蓮花戒
虹影
【詩】
花蓮的筆名
陳義芝
【原鄉踏查】
在地名與外來名的思維
夏曼•藍波安
島嶼•台灣 花東傳奇
孫大川
【當代觀典】
浪漫補課:序陳義芝詩集《我年輕的戀人》
楊照
濁水溪,台灣的動脈:展讀吳晟《筆記濁水溪》有感
羊子喬
高跟鞋與毛毛蟲的身世:黃寶蓮《仰天45°角──一個女子的生活史》評介
張瑞芬
島嶼•台灣──花東傳奇
◎孫大川
 


 多年前第一次到花蓮大港口,隔著太平洋,秀姑巒溪出海口突起一座小山,像一顆龍珠,逗弄向內延伸至奇美部落的河身;也彷彿一道屏風,阻擋直接貫入港口的風浪。習慣於台灣西部「平原思考」與「歷史西進」的人,只有到這裡才有機會跳離自己的陸地想像,清楚地認知到台灣「真的」只是一座島嶼。花東沿線壯麗的海岸,密佈的史前遺跡,以及那流傳在原住民各族間的神話傳說,一次又一次的指證:千百年來台灣始終與南島有著密切的往來;福爾摩莎,其實是對東海岸的讚嘆,它的背後有著英勇的水手故事,也充滿無邊的海洋傳奇。
 這樣的空間調整和歷史轉向,徹底顛覆了「後山情結」,逼使台灣向她自己的地理回歸。站在大港口,我們經驗到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台灣,一個掀開自己本來面目的島嶼。
 之後的這幾十年,我來來回回於台東故里和台北之間,趨車走縱谷或海線,或搭飛機越過北部山脈,沿宜蘭、花蓮到台東,島嶼的印象更深刻了。即使在台北,一旦開始論辯台灣的國家定位和文化屬性,遼闊的海洋、挺拔的山脈,猶如來自靈魂的呼喚,我總是從花東海岸重新定義台灣。
 自然的傑作,台灣原是菲律賓板塊和大陸板塊擠壓隆起的國度,山盟海誓的記號,被完全記錄在花東縱谷和海岸山脈的地質與景觀上。如果你是南太平洋夏季形成的颱風,調動風雨、海浪和天上的烏雲,以穩定的速度逼近台灣。你首先碰到的就是東海岸山脈,由北向南延伸,像母親的雙臂歡迎你也阻擋你。除非你有八百公尺中欄的實力,經過綠島、蘭嶼,一步跨過海岸山脈;否則你將被迫減緩風力,能量被陸地稀釋。儘管如此,從立霧溪、木瓜溪到卑南溪,河水暴漲,藍寶石、金礦和漂流木順流而下……。據說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荷蘭的水手們,就是被日光下閃閃發亮的寶物吸引過來的。如果順利翻過海岸山脈,你接著將被擠壓在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間一道狹長的縱谷平原上,那正是板塊運動接觸的前沿,留下許多縫合的痕跡。日據時代,殖民政府為開鑿花蓮港,並發展縱谷一帶的農業,動員沿線的阿美族、卑南族等原住民族群架橋鋪路,完成花東縱谷鐵路的修築,並為沿線的部落取了許多非常美麗的名字。壽豐、鳳林、瑞穗、玉里、池上、海端、關山、鹿野、月美和初鹿……;每個站名就像一首詩的篇章。玉里、池上、關山一帶的稻米,據說是殖民地時代日本皇室指定的貢品,口碑流傳至今。
 民國七十年代以後,鐵路換成寬軌,海岸線的公路也拓寬了,全力發展觀光的結果,陸續成立東海岸風景區管理處和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依山依海,形成台灣整個東部地區的山海文化圈。從太魯閣的奇峰異石,到太麻里的金針山;一路的溫泉和多變秀麗、層次分明的山脈,構成縱谷平原最令人沉醉的景觀。當然,如果你願意還可以騎單車到瑞穗,沿秀姑巒溪泛舟出海;更可以上船賞鯨,甚至渡海到綠島、蘭嶼浮潛。飛魚活躍的季節,順著黑潮,一隻火把劃破長夜,飛魚撲身而來,氣勢神聖且悲壯。
 甲午戰爭前夕,胡適的父親胡傳先生曾任台東直隸州知州兼領台東鎮海后山軍務,歷三年。胡適出生後不久,亦來台依親,前後兩年。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胡傳先生被砍頭犧牲,胡適時年五歲。胡傳先生的日記和稟啟遺稿中,談到花東一帶許多的部落,那都是我熟悉的地方。根據胡老先生的奏摺,他認為「后山」的開發不宜深入,「踰山嶺,穿番社……;處處設防,處處為番所牽制,徒自罷其力於荒山窮谷之中」。他並以鄭成功為例,指出:「台灣後山有成廣澳,有大港口,猶前山之有鹿耳門也;有火燒嶼,猶前山之有澎湖也。如倣行鄭氏之法,據海口而不深入,立埠市以廣招徠,……置兵五百人足矣。杜外夷之窺伺,免內番之牽制,伸縮均得以自如矣。」胡先生的「前山」哲學和戰略構想,終因戰敗而未能遂行。百年之後,台灣開始認真的思考她和南太平洋的關係;而胡老先生眼中的番人--阿美、卑南、魯凱、布農、太魯閣以及達悟--正不斷豐富花東地區的人文與歷史,以樂舞、以祭典、以體能、以繁複的文化象徵!
 只有花東還可以讓人有神話的想像,也只有花東可以恢復我們自然人的身份。那兒的山風海雨、地震海嘯,不是災難,而是大地的嘆息和宇宙力量的釋放 。

215
 
214
 
213
 
212
 
211
 
210
 
209
 
208
 
207
 
206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