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八期選載
作者
【編輯室報告】
有些感覺是不能說的
許悔之
【美麗時光】聯合文學邁入二十週年的回顧與展望﹝卷十三、十四﹞

穿越時光的泛音

郝譽翔
【專輯】ㄑㄧㄠˊ電影囉!

You got the fucking trouble!

戴立忍
【百葉窗】

凶手

楊 邪
【小輯】網路小說閱讀實驗
令人大吃一驚的……
王蘭芬
【特輯】那年夏天,巡迴文藝營(下)
懷春
朱亞君
令人大吃一驚的……
◎王蘭芬
 

 六年前,正在成功大學念水利研究所的五十八年次研究生蔡智恆在BBS上收到一封來自紅色出版社的信,信中表達了想將他在網路所寫的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出版成書的訊息,蔡智恆大吃一驚。
 其實蔡智恆不是為了自己受到矚目而大吃一驚,自從一九九八年三月在實驗室久坐無聊而開始在BBS上寫這個網戀故事開始,他早就不知道吃了幾驚了。每天BBS信箱被讀者來信灌爆、板上全是他這篇故事的回應都不算什麼,這位從小到大身邊大多是男同學的研究生居然在寫了這個故事後吸引了不少女生,一口氣在網上收到比過去二十九年全部加起來還要多的女網友來信。
 更鮮的是他發現居然還有來自大陸的信,那數量之大、語氣之熱情,使他比台灣所有出版人都還早明白一件事:大陸年輕人喜歡看台灣人寫的小說。雖說這觀念如今已全然普遍,並使台灣出版業自詡為「華人出版中心」,每出一書必會考量大陸市場的可能性。但六年前,蔡智恆卻是第一個在書還未出版前就領悟了這個現象的人,只是當時他明白歸明白,倒完全沒料想到他會寫下一頁新的出版歷史。
 一九九八年中蔡智恆收到紅色出版社的信會大吃一驚的原因是,平常很少注意文學作品的他認為,應該是像金庸那麼厲害的人才能出書吧。自己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紅是紅,但,它有好到能出書嗎?
 別說蔡智恆半信半疑,那時的紅色出版社也是半信半疑的,他們覺得故事是挺有趣的,但情節不算新穎,這樣的書真的可以出嗎?BBS上反應熱烈在現實生活又會如何呢?必須說明一下,台灣的BBS是一九九五年才開始設置的,因此在一九九八年時,誰也沒聽過什麼是「網路文學」,甚至台灣各出版社的重要決策人物們根本連這世界上存在著BBS這種東西都還不知道。但在一位喜歡玩BBS的編輯強烈推薦下,紅色在一九九八年九月出版了《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的出版像是在個平靜的池塘裡丟進了顆深水炸彈,它花了些時間沉到池子的最底,靜靜地蘊釀了一下能量,然後突然轟地爆炸,本來似乎將永永遠遠被埋在池底的所有東西瞬間衝破池面,衝上天空,炸得個天翻地覆。純文學與一般讀者之間的距離實在太久太深了,這次「中間作品」大獲全勝。
 剛出版時甚至沒有開過新書發表會的一本書,甚至沒有發過新聞稿的一本書,兩年內在台灣賣出二十萬本,二○○○年底大陸出簡體字版後,至今《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在兩岸賣出至少一百萬冊。在很短時間內,兩岸出版人突然都弄懂了什麼是網路文學,這個名詞背後的意義是:一種非常好賣的書。如今,網路小說的銷量已占兩岸文學類書籍總銷量很大一部分,再知名的文學大師出手,那賣出的量可能都只是網路中一個毛頭小子所寫的愛情故事能賣出的量的零頭而已。
 綜合分析蔡智恆《第一次親密接觸》的成功原因,不能不說這部作品這位作者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第一個開始在BBS上寫小說並使人印象深刻的並不是蔡智恆,而是另一個研究生plover,他約於一九九六年所寫《往事追憶錄》所造成的轟動並不亞於《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只是《往事追憶錄》寫的是一個情色成分很濃的少年性啟蒙小說,不要說出版社不敢出,作者自己也不願出面談這作品,於是錯過了最好的出版時機,等到二○○二年才出版時,已經不能再引起太大注意了。
 另外,一九九八年之前幾年,台灣本土小說的出版與銷售都低到了一個程度,「文學已死」這句話天天被掛在文壇及出版從業人員嘴邊,如此的蕭條迫使出版社要廣為開拓各種可能,也才使得「永遠不可能得文學獎」的網路小說有了機會。
 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一直以來以小說詮釋愛情的多為女作家,女人寫的男人很可能只是她們「幻想」出來的男人,眾多懷春少女、寂寞粉領族渴望了解男人是如何看待愛情這件事的,而蔡智恆的真情表達,剛好解答了這多少年來女人們的疑惑,他的暢銷,絕對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蔡智恆的成功為紅色帶來無比信心,也奠定了該社以網路小說出版為主流的路線,接著又推出了霜子的《破襪子》、微酸美人的《敷衍》、王蘭芬的《圖書館的女孩》、明琲的《邂逅馬口鐵》等。在網路小說出一本賣一本的情況下,其他出版社也積極加入戰局,二○○一年三月,商周出版社推出了網路上另一位很受歡迎的作者藤井樹的作品《我們不結婚,好嗎》,掀起新一波網路小說銷售熱潮。連大型出版社如時報、皇冠也推出了網路小說,更有小型出版社專以網路小說維生。這樣大量的出版吸引了比過去多很多的人開始在BBS上寫東西,網路小說的環境出現了第一次的大變化。
 網路小說的第一次大變化出現幾種現象:
 1.台灣沉寂已久的文學創作出現新的活力,網上百家爭鳴。竟有了些「文藝復興」的氣氛。
 2.但也因為在網上紅了之後能帶來名與利,部分網路小說的創作者不再只是單純地想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創作而已,寫作心態變得複雜,甚至BBS的STORY板中開始出現互相攻擊的情況。
 3.創作新手為了吸引讀者,刻意選擇了聳動的題材或小說名,一時之間網路小說篇篇看起來都駭人聽聞。
 4.網路小說熱傳至大陸,二○○○年蔡智恆首度前往大陸舉辦巡迴簽書會,掀起大陸網路小說創作高潮。
 5.網路小說出版的浮濫終於形成反效果,網路小說從此給人淺薄輕浮印象。
 在這首次的大變化中,最重要的影響就是台灣新生代小說前進大陸的盛況,蔡智恆的成功為台灣出版業者打了一針強心劑,大陸的出版業者也有了「只要是台灣書一定好賣」的觀念。之後不論是網路小說、言情小說、台灣暢銷小說、繪本快速普及至大陸各地,也對於大陸年輕人造成不小的文化影響,甚至在大陸加入WTO後為了防堵台灣出版業的強力入侵,各地區還組成大型出版集團。
 蔡智恆熱潮之後,很快又出現了藤井樹熱潮、幾米熱潮和王文華熱潮,大陸的這一波波台灣熱都可以說都是源起於台灣的網路小說。
 大陸網路小說最紅火時代始於二○○○年,因為《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的成功,各地大陸青年學子也紛紛上網發表創作,不過與台灣比較不同的是,大陸的網路文學多是在網頁中發表,最早形成的大型網路文學網站是上海的「榕樹下」,最初的知名的網路作家如邢育森、李尋歡、安妮寶貝、甯財神都是在此發表作品而走紅。
 很快的,大陸本地網路作家的作品也成為了票房保證,安妮寶貝《告別薇安》、今何在《悟空傳》、江南《此間的少年》都成為搶手書籍,而一直是色情網站中最受歡迎的網路小說《北京故事》則因改編為電影「藍宇」而聲名大噪。和台灣一樣,這些隱藏在芸芸人海中的創作者本來不太可能有出書機會的,但因網路的普及,使他們的作品實際上是由閱讀的人氣直接推進出版社編輯的手中的。
 城邦出版集團董事長詹宏志曾說,過去台灣的創作者想要有出書的機會,一是參加文學獎,另一是自行投稿並由編輯的品味來決生死。但自網路文學興起後,情勢來了個大逆轉,變成是讀者先決定了他們喜歡什麼,出版社編輯才被「指引」要去出版那些書,出版的流程在此出現了歷史性的變化。
 然而,也因著出版的過速與過於浮濫所造成的不良印象,網路文學的熱潮很快在大陸退了燒,短短不過一、兩年的時間,許多網路出身的創作者不再希望自己被歸於網路作家行列裡,像安妮寶貝,如今她接受訪問時絕對不願再提自己過去的網路作家身分。
 在台灣,網路文學則出現了第二次的質變,一九九八至二○○一年堪稱網路文學最高潮時段出現的部分作家已有了一定的地位,然而同樣是為了網路小說出版的浮濫,竟使得這些作家之後台灣已不太容易出現令人矚目的創作新人,即使寫的的確是好作品,卻也很容易淹沒在眾多網路小說書海中。
 網路小說二次質變現象有:
 文壇已有一定地位的作家也開始在網路上發表作品,改變了一般人對於網路文學的印象。如作家張大春在他NEWS98網站中發表小說與古詩的新作,與讀者有很頻繁的交流;六年級作家許榮哲、高翊峰、李崇建、甘耀明、王聰威、李志薔合作在PC HOME新聞台建立「小說家讀者」站台,在網路中發表作品也與讀者討論文學。
 BBS和網頁的網路文學創作者中,開始出現了靠近純文學的作品。網路文學興起之初,作品之所以吸引讀者正因為它們與過去的文學不同,拋棄了沉重的文學負擔寫出輕快易讀的小說。或許是因為輕快的東西太多了,最近也開始出現反潮流的作品,且反應不俗。例如今年皇冠百萬小說獎得主謬西,就是長時間在網路發表作品者。
 總的來說,網路文學的興起對於台灣甚至整個華人世界的創作環境絕對是利大於弊的。一九九八年以來所發生的「文學革命」現象至此可以說已是開花結果,不僅為文學帶來新的活力,也使資深的力量投注其中,更多地關心讀者的需求。
 網路其實正如報紙副刊或是文學雜誌,是一個甚至說起來比前兩者都公平的發表平台,如果所有創作者都能拋棄成見一起在此發聲,百家爭鳴,那麼台灣的文學將是多麼令人期待呀。

 

237
 
236
 
235
 
234
 
233
 
232
 
231
 
230
 
229
 
228
 
227
 
226
 
225
 
224
 
223
 
222
 
221
 
220
 
219
 
218
 
217
 

216
 
215
 
214
 
213
 
212
 
211
 
210
 
209
 
208
 
207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