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期選載
作者
【編輯室報告】
精準與隨興
許悔之
【閱讀經典】

《荒涼山莊》:司法小說的經典

南方朔
【文壇掌故】

農民文學之美:讀鍾理和一些感想

吳 晟
【美麗時光】聯合文學邁入二十週年的回顧與展望﹝卷十八﹞

不論是神聖的宗教,或是快樂的遊戲

許正平
【電影眼】

來一片巴頓芬克:電影裡的作家

曾偉禎
【布告欄】
2004全國巡迴文藝營創作獎得獎名單
編輯部
精準與隨興
◎許悔之
 

 一八五五年,諷刺詩人的筆下出現了一個叫「畢德麥雅」(Biedermeier)的人,這個畢德麥雅先生擁有一間小鞋舖,他沉醉於音樂、詩歌、藝術,不問家國大事,他經營瑣碎生活的美好細節,浪漫、閒適、享受,標識了中歐市民階級閃躲黑暗政治的逃逸路線──用閒情逸趣消磨時光,時光回報以浪漫悠長,彷彿如此可以融解肅殺而欲結冰的空氣……
 屬於維也納的畢德麥雅風格,應該像《世說新語》時代的氛圍吧。國之交替、國之不成為國,至少江山依舊是美麗的。像王右軍見杜弘治,面如凝脂,臉如點漆,歎曰:此神仙中人!
 畢德麥雅的風格,含有把可以棲息的人文空間──例如咖啡館──當作心靈與家的延伸。畢德麥雅是用沉默來消解暴政。
 我也恆常用咖啡來抵抗日常偶發的暴政。那些令人操煩的人與事,那些無明,那些喧囂和憤怒,咖啡像是忘魂湯、黑褐的煉金術,咖啡是國若不在也有可能美麗的江山。
 當然有自己常去的咖啡館,例如台北市溫州街「挪威的森林」。常和老友們約在那裡,消磨一些時光,讓紛亂的心回過魂來,或者一個人,在那裡想想事,好像禪定又似離了魂。咖啡的香味嬝嬝,可以墮入──不,可以匿身無名幸福之鄉。
 偶爾仰起頭,便看我所喜愛的鋼琴家Dinu Lipatti的海報,腦中浮現他所彈奏的蕭邦圓舞曲。
 咖啡館讓我們從放鬆,到達若無似有的愉悅的自由聯想,讓我們在都市的緊張生活,體會奢靡使用時間的幸福。咖啡館也像一座異質的桃花源,替我們標示有差異,有位移的地點,彷彿乘舟而去,或者童年那種順滑梯而溜下的快意。
 和「挪威的森林」的阿寬聊幾句,偶爾見到認識的朋友,交談一會兒,然後回到自己的桌子。
 阿寬當然有他對咖啡的品味和執著。最近他才告訴我,自己在家用義大利壺煮雲林古坑的咖啡豆,他的專業建議。
 每天起床,除非很少數的例外,我都為自己煮咖啡,當作一天開始的福報和犒賞。用虹吸式、滴濾式、義大利壺,或者懶惰時的電動咖啡壺。豆子恆常保有數種,執著與嘗新並行,煮前單品的豆子,或二、三種豆子混血,全看心情;每天早晨,像個處方的大夫,今日劑量調配應當如何?
 當然,自己的家也可以變成愉悅的咖啡館,就像磨好豆子、放入義大利壺,在瓦斯爐上火煮,掀蓋或閉蓋各有不同,但最可以信任的自己的鼻子,當濃郁熟成的香氣直沖之前,可以熄火停止,那種妙不可言的氣味提醒著我:成了!彷彿有人子在十字架上證道的心情。
 所以,煮咖啡時的精準與隨興,兼而用之,就像我們對待人生。
 我到過最棒的咖啡館,不在巴黎,是在屏東三地門的魯凱族聖地舊好茶。公元二○○○年夏天,我和林渡、邱朝旭;三個年少時一起辦詩刊的朋友,在夜裡攀爬上了舊好茶。我們煮水,在石板上沖泡隨身包咖啡。完全無光害的所在,流星一顆接一顆飛奔而去,其勢之迅猛,連許願都來不及。
 那時心生一念:多希望時間凝止,一切就停留在那裡。
 而我,還是回到了人間,在苦中取樂。苦中取樂,怎能沒有咖啡、沒有咖啡館?
 咖啡館讓都市生活可以示現美麗的出神圖像。在咖啡館中,眼觀鼻,鼻觀心,我們便看見自己美麗的心,像詩,宛若音樂。而處方的大夫正在煮咖啡,要醫治我們的心。

 

239
 
238
 
237
 
236
 
235
 
234
 
233
 
232
 
231
 
230
 
229
 
228
 
227
 
226
 
225
 
224
 
223
 
222
 
221
 
220
 
219
 
218
 
217
 

216
 
215
 
214
 
213
 
212
 
211
 
210
 
209
 
208
 
207
 
206
 
     
     
nt color="#669933" size="-3">216  
215
 
214
 
213
 
212
 
211
 
210
 
209
 
208
 
207
 
206